书文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章 功高者死李唐血统者死贞观旧臣者死(第1页)

第45章

这一老一小、一枭一虎,搭配起来这是直接把他高高架起。

(枭雄、虎臣,虎臣指勇猛忠心的将领,《诗经》:矫矫虎臣。

为了小毕特意查的词,感觉不常用,注释一下。

但好在他有一身老戏骨。

李唯深吸一口气,摆出一副惊讶略带惶恐的模样,赶忙大声否决道,

“素闻神器有归,必待德劭。

皇祖天可汗戡乱定鼎,功格穹壤。

如冲人者,年未及冠,勋不逮百一,怎可承大统耶?

昔《礼》有三让,今固当辞,望诸公察吾悃愊,毋复劝进。”

李唯早就是个能无障碍生成奏疏体的标准学术派古人了。

更何况这可是登基前的重要流程,他岂能不早有预演?

他也确有此意,只是没想到,不需要自己暗示些什么,毕力格+赫连孛=仰体宸衷、先意承旨。

他上述的否定回答,传达给了毕力格与赫连孛肯定的意思。

昔《礼记》有三让:故礼有摈诏,乐有相步,礼之三让。

三辞三让作为系统化的礼仪,始于尧舜禹禅让,成熟于周礼,又经过汉朝的演变,使其成为在权利更迭中尤其强调天命所归时的正当性礼节。

唐代也严格遵守三辞三让的礼制,在距今百年后撰写的《通典》中也尤其强调了‘初辞称冲让,再辞称固让’。

三辞三让在武周统治下的693年还没有成明确的体系,但唐朝这个时代的人认这个周礼演变的汉礼。

作为一名成熟的帝王,李唯是要精通一些必修课的。

三辞三让这套政治表演艺术的本质,其实是《韩非子》中‘刑德二柄’的理论外显。

以‘三让’之德行收天下人心,以‘三推’之威严固帝王权柄。

这套表演中,

凸显德行很好理解。

谦逊嘛,能忍耐嘛,以德服人,民心所向嘛。

而理解其为何能凸显帝王威严权柄,则需要一些法家思想基础。

三推之威,源于法家的‘势治’理论。

《韩非子》:势位之足恃。

帝王通过三次推辞,将实际兵权转化为天命所归的威势。

这是对韩非子所言的直白翻译,仍是有些抽象。

代入自身来举例,则会通透些。

李唯如今通过科技兴国执掌了强横的兵力,这样的李唯直接登基,他靠的是口径所代表的真理。

但经过三推三辞后的李唯登基,那他就不一样了。

他拥有强横的物理实力,但他同时具备了符合礼记所要求的一切等同圣人形象的谦逊美德。

而又因为李唯实质性的物理实力,没有人敢真的因为李唯推辞登基称帝,就真的把推辞的话当而真不让他登基。

所以李唯一定会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基。

而推辞登基数次,民心所向的李唯,这时是因为什么而登基?

是因为他既具备了良好的德行、万众一心的推崇啊!

大义美名俱在,乃大善。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