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 靖难之役是如何产生的求追读(第2页)

刘宽看出朱标想法,便道:“我方才所言,都是后世猜测。

另外,朱雄英也还没早夭,是有机会改变此事的。

因此我相信,以陛下之英明,必不会因我所言罪责于人。”

朱标闻言,感激地看了刘宽一眼。

朱元璋则是看了看朱标,才道:“咱确实不会因一番揣测之语就处置吕氏,不过,雄英肯定不能再让她照顾了。”

“回头让人将雄英送到后宫,咱让妹子带着。

另外,标儿你也该再选两个知冷暖、会照顾人的侧妃。”

朱元璋虽未处置吕氏,但显然对吕氏没好感了。

朱标苦笑。

他知道,这大概是他能为吕氏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你说咱之后允炆登基为帝,又曾说几十年后咱大明迁都燕京,莫非皇位转移便发生于允炆在位时?”

朱元璋再次发问了。

刘宽微微惊讶,没想到朱元璋如此敏锐,现在就推测出了事情的大概。

他叹了口气,道:“陛下在洪武二十五年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用生命最后的六年对其言传身教,此外为了帮他排除隐患,更是杀戮了蓝玉等不少勋臣武将。”

“可惜,朱允炆自幼受儒生影响,待其为皇太孙时,这种影响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更改。”

“他登基后,立即更改陛下诸多政策,一则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剪冗官;二则于典章制度上进行复古,主要是更改各种官府、官职及建筑的名称。”

“关于第一点,我们后世人认为算是正确的决策,因为陛下之刑法,在后世看来确实太过严苛。”

“至于第二点,我们后世则认为建文帝纯粹是受身边儒生影响乱搞,除了扰乱国政,并无实际益处。”

说到这里,刘宽停下来,观察朱元璋、朱标神色。

朱标神色复杂,看不出具体在想什么。

朱元璋只是微皱着眉头,并无太多情绪外露。

大约是以为刘宽说完,朱标忍不住感慨道:“允炆初登大宝,虽稚嫩了些,但知道宽刑省狱,轻徭薄赋,做得倒也不错。”

听这话,朱元璋哼了声,道:“那你是否想过,是咱最后几年,故意在帮他清除隐患的同时,好留下这些事让他施恩?又是否想过,这第一件事是咱临终前交代于他的?”

朱标微微愕然。

刘宽则笑道,“陛下睿智,事实上,我们后世人确实有此类看法。

因为相较于陛下之前多年的为政,最后几年掀起的刑狱着实太多,民生也不如之前好。”

“另外,建文帝登基后做得最主要、最大的一件事,其实是削藩。”

削藩?

这一下朱元璋、朱标眉头都皱得更深了。

朱元璋并非不知道将皇子封于地方病手握一定兵权的坏处,毕竟有汉之“七国之乱”

、晋之“八王之乱”

等史事为鉴。

也曾有臣子向他进谏,提醒此事。

朱元璋依旧坚持封藩,自是有他的考量。

一则,私心认为他好不容易打下这偌大江山,自然该让自家孩子都跟着沾些好处。

二则,相较于外姓武将,他自是更信任儿子们一些。

三则,他担心将来大明朝廷奸臣、权臣为患,朱家江山不保。

届时握有兵权的藩王在外,即可帮助皇帝,也可重夺朱家江山。

当然,为了避免大明也出现“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热门小说推荐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