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宽看向朱元璋,道:“以陛下的性格,在朱雄英早夭、殿下早逝后,依旧会坚持嫡长一脉继承皇位吧?”
朱元璋微皱着眉头,似是在思考什么,随即点头道:“不错。”
刘宽接着道,“所以,偏向阴谋论的人认为,朱雄英死后受益最大的便是殿下次子朱允炆以及吕氏。”
“再加上,常氏病逝后,东宫女主为吕氏,大小内务为其管辖,朱雄英亦由其照顾。”
“所以,吕氏既有作案动机,也有作案条件。
如此情况很难让人不怀疑朱雄英之死与她有关。”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了,问:“后世可有记载咱在雄英早夭后处置了吕氏?又或者记载吕氏在此后不久忽然病逝?”
朱标的心高高悬起。
他连弟弟们为争夺皇位同室操戈都不愿意见到,自然更不愿就见到吕氏为给次子争夺皇位害死长子之事。
朱元璋的问话让他明白,若雄英之死真有问题,必会严查。
若查出与吕氏有关,即便因此为家丑,不愿公布,肯定也会找个时间处死吕氏。
如此,史书上多半会记载,吕氏在雄英死后不久,忽然病故。
在朱标的注视下,刘宽摇头,“并无——太子身故后,陛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数年后,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吕氏为皇太后。”
朱元璋道:“如此,雄英之死多半与吕氏无关。”
朱元璋如今好几个儿子成年,因此儿媳妇很多,但已故太子妃常氏、继妃吕氏,都是他常见的,算是比较了解。
吕氏出身书香门第,在他看来品行颇佳——否则当初也不会选为太子侧妃。
另外,朱标与吕氏的感情虽不如原配常氏,却也是不错的。
最主要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的“手眼”
有信心——若真是吕氏害死了雄英,他定能查出来。
刘宽也看出了朱元璋的自信。
刘宽并不认识吕氏,也无意针对,但有的事他必须说。
他道:“正因为陛下未处置吕氏,后世以阴谋论看待朱雄英之死的观点并未成为主流。”
“不过,一部分人认为,即便吕氏并未主动谋害朱雄英,也应在此事中承担主要责任。”
“她为太子继妃,为东宫女主,掌管内务,同时负有照顾殿下子女的责任。”
“朱雄英为嫡长子、皇太孙,本应为照顾重点,以皇家的条件,按理讲早夭概率相对较小。”
“结果朱雄英就那么早夭了,作为继妃、继母,她严重失责。”
“另外,殿下英年早逝,她作为太子妃、妻子,也负有一定责任——这世上若论对殿下的了解,恐怕除了陛下、马皇后,就是她了。”
“殿下壮年为一场风寒夺取性命,说明身体早已亏虚,至少不够健康。
吕氏却似乎未察觉,至少是没有作为。”
“对比下马皇后,不仅将陛下的诸多子女抚养得健康长大,更是让陛下不操心后宫之事——陛下能得七十高寿,与马皇后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刘宽这一番话说得颇长,而且暗藏私货。
或许吕氏无辜,但在刘宽看来,她确实没在朱标人生中起到积极作用。
如果再看后面朱允炆的表现,她作为母亲的合格程度也是需要打问号的。
朱元璋听得微微点头。
他觉得刘宽说得颇有道理。
即便吕氏并未主动谋害雄英,也是对此事负有重要责任,对朱标之早逝同样负有一定责任。
与他的“妹子”
相比,吕氏身为继太子妃做得确实有些差了。
朱标也觉得刘宽分析得有道理,但他担心朱元璋因此处置吕氏,便道:“父皇,吕氏只是一个普通女子,柔弱不能自理,掌管东宫内务有所疏漏在所难免,还望父皇不要怪罪于她。”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