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桓纲突然发觉,自己甚至已经想不起祖父的样子了,虽然他才去世一年多,但他已经忘记上次直视祖父的面容是什么时候。
桓纲与桓缜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是桓瑾的第四个儿子,同样是嫡出。
相比较桓缜,桓纲似乎什么都差一些,是个看起来很平庸的皇子,所以兄弟两人的感情不错。
不管是桓瑾当太子的时候,还是当皇帝以后,兄弟两人的关系一直都维系的不错。
至于桓纲想起祖父,是因为这些天他听到父亲和兄长提起太多次了。
他们在言语之中,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在说这局面的缔造者就是先帝。
桓纲也在想,祖父去世不足一年,陛下掌权还什么都没做呢,就爆发了北兵南下的动乱,这真的是陛下的过错吗?
于是他开始回忆任何一切跟祖父,跟父亲和兄长有关的一切。
最终他想起一件事。
那是数年之前了,北赵的宗室大将,高阳王段炳德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徐州,整个建邺都是忧心忡忡。
坐镇彭城的东海王桓玠数次救援,朝堂上却为了谁领兵出征,如何救援,甚至是救援不救援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然后北道大都督李如愿上奏请命,救援徐州。
李如愿的奏表发出来之后,没等到诏书发出其实就已经出动了。
八千精锐沿着淮河直插徐州赵军侧翼,利用彭城地区的水脉频繁发动袭击,其子李峻更是数十骑冲阵,擒获北赵大将。
北赵因为粮道不及,以及侧翼的威胁最终无奈退兵。
当时老皇帝桓宣命画师为李峻造像,就为了亲眼目睹一下年不及弱冠的少年英雄,同时还跟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桓瑾提起,想要嫁桓氏女给李氏子。
但被桓瑾坚决反对。
“李氏武人,操持贱业,专擅桀骜,此等门第如何能嫁帝室女?”
其实桓纲明白,当时父亲虽然是太子,但祖父那个皇帝已经有很多事决定不了了。
所以这个提议不了了之了。
年老的君主,和春秋鼎盛的太子,对于大臣们来说怎么选其实很考验智慧。
他还记得祖父当时扔下一句很像是气话的言语,“此汝自择之,勿贻笑千古。”
后来就是,东海王桓玠把嫡女嫁给了李如愿的次子李峻。
两个边帅结成了亲家。
他还记得父亲桓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非常愤怒的。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东宫跟李氏缔结姻亲,是不是就不会有这场劫难了?
桓纲其实不愿意想这些如果的事,但这事眼下的确让他很困扰。
像父亲那样一味的倚重江东世家,压制宗室和北地士族,这条路看来是走岔了。
兄长桓缜似乎是意识到这点,所以他重用诸葛巽,并且跟太傅、司徒等老臣交好。
但他们对手握重兵的李如愿都是忌惮和鄙夷,想要削其兵权。
根源大抵都是他们跟李如愿缺少关联,不信任,以及出身上?
呵呵,当初先帝可是给过你机会建立联系啊。
想到这里,桓纲头上突然冒起冷汗来,先帝实际上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结果了吧?
老头子走之前就没想过留下什么计策平乱?还是老头子知道这结果是他控制不了的?
无论哪一种,这老头子都够凉薄的。
现在是不是正在西天看这些不争气的子孙笑话?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