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人先后表态,刘绛笑道:“行,那咱们兄弟日后接着在一个锅里吃饭!
来,喝酒,今天咱们痛快喝一场。”
刘绛这边跟老伙计一醉方休,李如愿却没有纵情享乐的想法,大将军府内,与郑昭文、夏侯曾、李煦,以及司徒袁京,太傅谢谆,新任尚书令荀雍等一起商量朝堂政务。
尚书台内,袁京和谢谆与李如愿并坐,李如愿对这两位资格很好的耆老也是很尊敬,袁京和谢谆则是不断的打着哈哈,中心态度就是,我们都是北人,不想跟你为敌,但你现在还没站稳跟脚,想让我们全力相助不可能。
李如愿也明白现在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军事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他需要站稳脚跟,并且取得北方南下这部分士族的支持。
因此他虽然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还是以后辈的礼节送走了两个七老八十,但拥有名望和人脉的老狐狸。
“荀兄,这朝中诸事,我可是要仰仗你了。”
荀雍闻言摇头叹气道:“李兄,以你我之间的关系就不必说客套话了,我尽力而为就是了。”
说罢拱手一稽,李如愿也还礼致意,目送着这位亲家转身离去。
再回到堂上,只剩下真正的自己人,尚书左仆射郑昭文,尚书右仆射夏侯曾,以及侍中兼任中领军李煦。
“谢太傅和袁司徒都是人老成精了,想必不会轻易吐口,只靠荀氏的人脉可支撑不起这朝堂...”
“叔父,我以为您并不应该忧虑此事,朝堂的事情,不如就让太子来操持好了。”
李煦这句话直接让李如愿点点头,眼下他想军政一把抓很明显不现实,不如索性直接就把军权和财政手中,其他都是续命而已。
至于地方,很明显,他现在鞭长莫及,并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力量全都撒下去。
李如愿略一思索开口道:“等到朝局一稳定,我就率军回寿春,到时候让大郎来建邺坐镇,二郎出镇京口,采石和历阳还有合肥、广陵这些紧要地方都要握在手中。
需要心腹人镇守。”
李煦三人闻言却颇有些意外,但很快又明白过来李如愿的打算。
北军主干力量的基本盘还是太小了,控制朝堂力有不逮,还不如学王敦,坐镇上游,悬而不发。
但别忘了,建邺还有一个跟他唱双簧的王导。
但李煦却明显不认同,进言道:“叔父想要坐镇在外,并无不可,但却不能回寿春。
寿春虽然是我李氏经营二十年的根本所在,却离建邺太远,水路过江要经过淮水、中渎水,还要过彭城、广陵等重镇,无法对建邺产生威慑...”
郑昭文也道:“五郎所说也是某之所想,寿春距离建邺太远,若将霸府设在此处,一旦有事彼此很难呼应,且陆路要走合肥或者历阳,水路要过彭城、广陵,变数太多,这不是长久之计。”
“那两位认为,何处合适呢...”
李如愿思索了半天,然后胸有成竹的问道。
李煦则道:“叔父想必心中已有成算了吧。”
李如愿闻言笑了笑,然后一指桌面的笔墨道,“不如我们四人各写一处如何?”
“好。”
说罢四人包括刚才未发言的夏侯曾全都拿起笔转过身在掌心写下。
随后几乎同时转过身,伸出手掌。
李煦、郑昭文、夏侯曾写的都是“京口”
,唯独李如愿写的是“北府”
。
京口,又号“北府”
。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