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绛当天被李如愿留宿台城,晚饭还是一起吃的。
这时候吃饭基本上还是分餐制,一人一桌,刘绛这边吃的很香,完全不拘谨,李如愿见状感叹年轻人的好胃口,还把自己的烤肉分给他一半。
刘绛也憨笑着笑纳。
吃过饭,李如愿又带着几个子侄出门上了台城的北城墙,遥望灯火通明的北阙。
这里多是桓氏宗室的宅第。
“今日晚饭前,凤举的军报到了,京口兵不血刃,已经落入我手,京口是重镇,我欲把大将军府和行台设在彼处,但又恐燕王顺流而下直驱建邺,所以要先取合州和江州,将淮南先握在手里,合州刺史桓经是先太子之子,为人阴鸷刚猛,必不会轻易将合肥等地交于我,所以明日见过萧鞅之后,我准备任命他为大将军府司直参军,与萧氏结好,就此无后顾之忧,我离开建邺之后,二郎随我出征,五郎和大红留镇建邺,有什么事听郑公安排。”
刘绛一听又要打仗,当即表态道:“义父,我还是跟您去淮南吧。”
李如愿摇头道:“你虽然从军数月,但却有些天分,建邺诸军多有犯军法而被处决者,你部最少,我手下这些丘八打仗没的说,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但若是没有我盯着,他们敢把建邺的天捅破,你留在建邺我放心。
没事多读兵书,我明日送你几卷,拿回去好好看看,出身低微不是耻辱,但男儿应该有进取之心,不可志得意满。
这次你就留在建邺,跟五郎一起盯着京师诸城。”
“义父放心,有什么事我听郑公和五哥的安排。”
“嗯。”
刘绛也没想到,这么快又要开战了,更没想到自己被留下镇守建邺。
那就是说,建邺的中军在整编之后基本上都要拉出去。
整个建邺留守的兵马应该不会太多。
但留镇建邺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李如愿对他本人很信任,但又不太相信他部队的战斗力和他本人的指挥水平。
不过能得到这么重的信任,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也得益于刘绛始终坚定的表态。
以及李氏集团的人才匮乏。
原本北军只有一州之地,或者说一郡之地,李如愿的核心军队也就一万多人,还留了数千和部分骨干在寿春,因此他只能大规模的启用降将和新人。
刘绛虽然资历浅,但却可以当做自己人的骨干来使用。
这次出兵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合肥,进而控制整个淮南地区,同时还要防范上游的燕王出兵,顺江而下直驱建邺,或者前往淮南战场捣乱。
因此李如愿手下大将们都有自己的任务,左膀右臂之一的韩崇率水军另走一路,女婿袁凤举坐镇京口,毛襄和李峻、王伏宝、左孝成、张子悦这些战将都要跟他一起去合肥战场,部队战斗力虽然不是很强,但人可以放心用的刘绛就成了留镇建邺的人选。
刘绛跟李煦关系很不错,办事也稳重,并且控制军纪也做的不错,建邺需要恢复元气,这些诸多原因成了李如愿做决定的因素。
而李煦作为中领军控制宫城,刘绛负责台城外围,整个建邺基本就能稳住,出不了大乱子。
更何况京口还有袁凤举率领的两万大军,快点走两天就能赶到建邺,所以建邺的留守人员首要是能让人放心,战斗力反而可以忽略。
李如愿又接着跟几个子侄说道:“我军虽然入主建邺,但外镇群雄都在虎视眈眈,不能学董卓、苏峻,应效太祖武皇帝,扫平群雄,安定天下,你们都要努力啊。”
这句话说完,别说刘绛,就是李峻和李煦都有点热血沸腾,效宣武扫平群雄,安定天下?这是在发大宏愿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